湖北麻城亮点
发表时间:2010-01-08 10:56:00     文章来源或作者:原创    25       浏览次数:10503

1、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柏举之战。麻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史上有著名的五大雄关,即虎头关、黄土关、白沙关、大城关、阴山关。公元前506年11月19日,举世闻名的柏举之战在麻城境内打响。在这场战役中,吴王阖闾以孙武为主将,凭3万兵力战胜20万楚军。柏举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也是兵圣孙武亲自指挥并参加的唯一一场战役。
2、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麻城孝感乡。从元末明初到清代初期,麻城孝感乡成为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时“湖广填四川”的浩荡大潮中,一部分麻城孝感乡人,一部分麻城周边地区人,他们把麻城孝感乡作为移民的出发地和集散中心,从麻城出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奔赴四川,开创新天地,以至于今天四川、重庆1.1亿人口中有六七成人,认为自己的祖籍地在麻城孝感乡,川渝各地民间家谱中多有“祖籍麻城孝感乡”的记载。麻城孝感乡后裔英才辈出,有四川明代唯一的一名状元杨升庵,有著名女将秦良玉,有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李硕勋。麻城孝感乡移民历来情系桑梓,明清时期,为表达思乡之情,移居川渝的麻城孝感乡人自发选派专人,在川渝与麻城之间传递书信、物件,并逐步形成代代相传的习俗,史称“麻乡约”。麻乡约开创了中国邮政之先河。
3、江北第一枪——黄麻起义。黄麻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以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麻城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1927年11月13日,黄麻特委组织黄安、麻城两县群众发起黄麻起义,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李先念、詹才芳、王树声、陈再道分别率领农民武装参加起义。11月14日凌晨,起义武装攻入黄安城内,全歼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官吏。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宣布成立。起义组建的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后来被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以黄麻起义为发端,其组建的鄂东军后来发展为强大的红四军,起义区域后来扩展为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4、“第二个台儿庄大战”——小界岭战役。小界岭战役是中日武汉会战最惨烈的战役,也是日军在武汉会战中伤亡最多的战役。该战役主要战场在麻城福田河小界岭。1938年8月,武汉大会战爆发。大别山区是武汉大会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小界岭一带是华东、华北向武汉推进的直线位置,敌我双方均投入最精锐部队,展开最惨烈战斗。这里部署了国民革命军王牌第71军和第二集团军42军、30军等中国军队7师1旅,共计10万余人,隶属第五战区第三兵团,这些部队主要由蒋介石黄浦嫡系警卫部队和参加台儿庄战役的西北军组成。日军投入第13师团、16师团、第10师团濑谷支队为主的5万余人。战斗首先从河南安徽交界的史河、富金山打响,打到叶集、沙窝、青山沟,以及麻城福田河小界岭、大界岭一带。战斗持续了80余天,孙连仲、宋希濂和田镇南等在小界岭附近共同指挥中国军队,同日军展开殊死激战,接连打退日军顽强进攻,日军始终未能越过小界岭一步。日本当时的报纸称小界岭战役为:“我军遇到强手,束手无策……”
5、英才济济。麻城自古尊师重教,兴建有考棚、孔庙,科举昌盛,明代有万松书院、白杲书院、东溪书院、道峰书院、辅仁书院、白云书院、明德书院、回车书院、经正书院、芝佛书院等十一大书院,共考取128名进士。
6、文学兴盛。麻城是明代进步哲学、进步文学的中心。麻城是明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第二故乡,李贽在麻城龙潭湖寓居十六载,得到了麻城本地名士的大力相助,他在麻城著书讲学,其主要哲学、文学著述均在麻城完成。明代通俗文学第一人冯梦龙,先后应麻城人李长庚、梅之焕、田生金之邀来麻城寓居讲学,考察民情,麻城的很多民俗都反映在他的经典作品“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中(比如麻城婚俗)。明代文学公安派领袖“公安三袁”与麻城文学名家交流频繁。麻城人刘侗是明代著名文学流派竟陵派代表作家。
7、“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任职麻城。康熙九年(1673年),于成龙任黄州同知驻麻城歧亭。任职期间整顿治安,兴办教育,恢复杏花村建设,深受麻城百姓爱戴,留下千古美名。
8、李鹏委员长的祖籍地,“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大师彭桓武的祖籍地。彭桓武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的奠基人。2006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在京举行仪式,正式宣布将一颗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彭桓武星”。
9、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袁新意。麻城宋埠镇学生袁新意在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
10、麻城花挑。花挑是麻城首创的民间歌舞。原流行于麻城福田河双庙关一带。最初是用挑油茶籽的竹篮作道具,后来发展为用野花草装饰竹篮,或用彩纸编扎。最初的表演形式是:由花旦、男丑、女丑三人对答对唱,花旦挑着一担花挑在中间,男丑、女丑站两旁,同时随着打击乐、管乐表演舞蹈,边舞蹈边变换位置,直到三人排列成三角形。乐停起唱,边唱边舞。舞蹈动作主要有掂步、秧歌步及其他动作。在服饰上,花旦穿花衣和绿裤,腰系红绸飘带;男丑穿花衣褂和大脚裤,手拿一副竹板;女丑身穿大连襟衣服,耳坠胡萝卜,手拿破蒲扇。挑花挑唱词有固定的,也有即兴创作的。唱词每句七字,每段五句,加上一问一答两句,称之为“抢八句”。解放后,花挑从各方面都进行了美化。1956年10月,福田河花挑节目《唱个兄妹在桃园》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节目奖。2006年,麻城花挑入选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麻城东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与楚剧是“姊妹剧”(湖北的楚剧为“西路子花鼓戏”),早期叫“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东路花鼓戏是由鄂东民歌演变形成的地方剧种,在大别山区、鄂豫皖三省流行了一百余年。东路花鼓戏以其唱腔之高亢委婉,表演之形象逼真,伴奏之别具一格而构成独有的艺术特色。唱腔分正腔、小调和其他腔三类。正腔有东腔、对腔、二行、叹腔、火攻、四平、二高腔等,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小调有麻城调、扫台调、讨学钱、闹五更、放午学、卖杂货等数十支。其他腔有蜡花腔、净行调、七字腔等。东腔是东路花鼓戏的当家腔,男女分腔,源于鄂东民歌中的畈腔和蓐草腔。东腔高亢唱词以五字句或十字句为基本格式,传统板式有4/4拍节的慢板、3/4拍节的中板、1/4拍节的快板滚板和节奏自由的散板。方言音韵基本上是我国近代戏曲韵通用的中州十三辙,乐器只有打击乐,亦称武场面,由竹兜、堂鼓、云板、土锣、土钵、马锣、小锣组成。东路花鼓戏的行当早期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俗称“三小”,后来出现了生角、正旦、净角等。1974年8月8日,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在武汉电视台演播厅,通过实况转播,为正在湖北视察的毛主席演出了东路花鼓戏《杜鹃山》。2006年,麻城东路花鼓戏入选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民歌之乡。麻城民歌刚柔相济,曲调优雅,以“三百六十调”最为闻名。相传古代有一乡村文人周游麻城四乡,将沿途听到和采访到的民歌一一纪录下来,抄录整理为《三百六十调》,后世代代相传。麻城民歌包括号子、山歌、田歌、牧歌、小调、风俗歌、灯歌等。山歌包括四句式、五句式和鱼咬尾式三种,调子有正板、慢板、快板三种。牧歌歌词有《三百六十调》中现成的,也有即兴现编的,内容有插科打诨的,有体现机智的,有怀古咏物的,也有表现男女爱情的。近年来,麻城着力挖掘民歌资源,正在积极争创“中国民歌之乡”。
13、华中地区最大的古杜鹃群落。麻城地貌类型丰富,境内有多层次的立体气候,具有亚热带向南温带过渡特征,属江淮小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麻城境内生态环境极佳,拥有大片原始森林和1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野生植物。特别是古杜鹃花群落堪称“华中一绝”。据权威专家考察鉴定,麻城古杜鹃群落总面积达10万多亩,生长周期上百万年。其中,龟峰山风景区龟背岭上的古杜鹃群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达1万多亩,属原生态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花色之美、保存之好,属华中一绝、全国罕见。
14、天下第一龟——龟峰山。龟峰山堪称世界地质奇迹,该山由龟头、龟背、龟尾等九座山峰组成,方圆80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其地形山势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龟。龟峰山山石奇特,险峻瑰丽、雄浑苍劲、自然天成,有的像龟,有的像兔,有的像猫,有的像狮身人面像,变幻万千,韵味无穷。龟峰山生态旅游资源保持完好,有茂林修竹,杜鹃花海,幽兰飘香。龟峰山四季皆有美景,春可观赏杜鹃幽兰,夏可纳凉避暑,秋可观红采果,冬可踏雪寻梅。龟峰山是大别山避暑胜地,山上平均气温为13℃,7月最高气温为23℃。盛夏时节,当100公里外的武汉处于火炉状态时,龟峰山却是一片清凉世界。龟峰山是回归自然、生态旅游、消夏避暑的绝佳去处。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江泽民、李鹏、温家宝等先后到龟峰山区视察。龟峰山景区最著名的景观是“龟峰旭日”,此景足以与泰山日出媲美。龟峰山景区主要景点还有系马桩、云峰亭、杜鹃花海、能仁寺旧址、观音阁、望儿石、如意泉、明王洞、民俗村等。
15、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五脑山又名仙居山,由坐脑、夹沟脑、碓臼脑、打儿脑、凤凰脑五座山组成。五脑山森林公园总面积2153.3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95%。2008年1月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有大小水库6座,山上有林木100余种,还有数百种野生动物游嬉其中,特别是有百鸟栖息,被誉为“百鸟乐园”、“天然氧吧”。五脑山有“一山二仙”之美誉,相传五脑山是麻姑和帝主菩萨得道成仙的地方。五脑山有华中地区著名道教胜地——帝主庙,有广接人缘的佛教福地——法华寺,有麻姑修炼的仙山宝地——麻姑仙洞,一年四季五脑山香客、游客络绎不绝。五脑山景区主要景点还有静心亭、静月宫、霸王寨、白云台、虎形地湖等。
16、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九龙山地质公园以唐朝时修建的千年古塔——柏子塔为中心,由1.4亿年前形成的紫红色沙粒岩山岗向四周幅射蜿蜒伸展而构成。该公园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千年古塔——柏子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景观是“柏子秋荫”,每到立秋之日,该塔四周无影,可谓神奇之至。九龙寺是佛教圣地,古色古香,气势恢宏。九龙山景区主要景点还有唐王洞、钓鱼台、桃林春色、横山冲明清古建筑群等。
17、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史载,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春,杜牧赴黄州任刺史,清明时抵达麻城歧亭杏花村,正逢春雨连绵,赋有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宋代著名词人谢无逸在杏花村五步成词,留下了《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大文豪苏东坡路过歧亭,与隐居杏花村的陈季常邂逅,先后多次来杏花村赋诗饮酒,写下了一系列名篇佳作,还留下了“河东狮吼”的典故。清代廉吏于成龙任黄州同知驻歧亭,还积极组织力量对杏花村宋贤祠等古建筑进行恢复重建。杏花村背依翠屏,良田沃野,山环水抱,青砖瓦舍,林木滴翠,流水潺潺,白鹭欢歌,可谓世外桃源。民谣有:“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店里有美酒,村中有美人。”杏花村景区主要景点有杏花古街、宋贤祠、杏花古刹、东坡桥、杏泉、杏花村酒家、三名士墓等。
18、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麻城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1231工程”精品线路,麻城烈士陵园成为经典景区。麻城红色经典景点有麻城市烈士陵园、麻城博物馆、将军故里、乘马会馆、王树声大将故居、将军故里、麻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饭店、可行桥白骨塔、三烈士纪念碑、红四军诞生地遗址、武汉大会战小界岭战役遗址等。
19、红四军、红二十八军诞生地。麻城被誉为“鄂豫皖红军之源”,每10名红军就有一个是麻城人。1931年1月中旬,红四军在麻城福田河成立,旷继勋、余笃三分任军长和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参谋长,曹大骏任政治部主任。1933年1月上旬,红二十八军在麻城大畈成立,军长廖荣坤,政治委员王平章,辖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共约3000人。
20、44位共和国将军的故乡。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麻城籍大将1人:王树声;上将3人:陈再道、许世友、王宏坤;中将7人:张才千、周希汉、王必成、李成芳、郑维山、鲍先志、张池明;少将25人:王政柱、张汉丞、江鸿海、赵炳伦、徐其孝、张吉厚、余述生、朱致平、祝世凤、肖永正、朱火华、高立忠、胡立声、陈波、丁先国、高志荣、朱玉学、邓岳、李庆柳、冯仁恩、喻新华、张培荣、袁彬、周纯麟、佘积德。新时期恢复军衔制以来,麻城人涌现出中将1人:邹永钊;少将7人:严智泽、闵成立、李庆星、冯世平、许援朝、张宏、郑勤。
21、全国将军第一乡——乘马岗。麻城乘马岗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部分。在原乘马岗的13个乡中,有2万多人参加长征,锻造了26位共和国将军。其中,大将1人,占全国的1/10;上将3人,占全国的1/20;中将7人,占全国的1/25。一个版图面积只有500余平方公里的乡镇,走出了26位红色将军,其人数之多、军衔之高、出生地之集中,这在全国绝无仅有。乘马岗镇除了26位将军授衔外,还有红二十八军军长廖荣坤,红军师长邱元宣、邱江甫、陈文玉、陈友寿、罗登机、程延青、博从深,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易良品、赵彩银,军分区政委夏祖盛,刘邓大军十二纵队司令员赵基梅等未授衔的将军和相当级别的干部200余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再道称乘马岗:“三支半枪闹革命,二百战将出乘马。”
22、省级开发区——麻城经济开发区。麻城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该区靠近京九铁路十大站之一的麻城区段站。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区内道路、供电、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道路“三横六纵”四通八达,通讯网络健全,文体娱乐设施完备,学校、医院、宾馆、商店、火车站、城市公交等功能齐备。兴业炉料、南街村食品、卓尔纺织、飞碟离合器、云飞汽配、建元食品、邦宇药业、众盈电子、正东科技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入园驻扎,扎团发展,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的龙头。
23、全省重点产业集群——麻城汽配产业集群。汽车配件产业是麻城工业体系的基础,麻城积极打造“汽车配件工业城”。全市共有汽配企业54家,固定资产6.5亿元,总产值近10亿元。麻城汽配产品有:进排气门、传动轴总成、离合器总成、制动器总成、制动阀总成、转向器、汽缸套等等10余系列1000多个品种。有100多个品种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省级重点新产品”称号。
24、中国第一气门——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公司。2007年元月,全球30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国马勒驱动系统公司与湖北三环气门合资,成立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计划3—5年内形成年产量5000万支、销售额5亿元的产销能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技术先进的现代化气门生产基地。该公司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气门生产基地。
25、湖北大别山电厂。大别山发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麻城市境内最大的投资项目。电厂一期工程总投资49.6亿元,建设2台60万千瓦国产燃煤超临界发电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设施。一期工程将于2008年4月建成并网发电。二期工程扩建2台60万千瓦超临界及以上机组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大别山电厂的建成,将改变华中电力系统水、火电源结构,增加系统的调峰能力及调峰手段,大大提高华中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缓解华中电网严重缺电的状况,保证华中地区用电,并将对促进华中地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6、麻城福白菊。麻城农民种植福白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特别是福田河等麻北山区具有适宜种植白菊的地理、气候环境,麻城福白菊种植区实行特定的规范化种植模式,培育的福白菊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堪为菊之极品。近年来,福白菊产品开始打入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麻城福白菊生产基地被评定为“国家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国家标准化种植基地”。麻城福田河镇是全国三大菊花生产基地之一、全国菊花第一镇。全镇菊花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2200吨以上,兴建了桠枫树、枣树坪、杜家河村连片菊花基地5000亩。
27、麻城黑山羊。麻城黑山羊是大别山区优良地方品种。经过多年提纯选育、选种选配育成,遗传性能稳定,皮肉兼用,是农业部“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对象”,“湖北省畜产品精品名牌”, “湖北省无公害畜产品”。麻城黑山羊体型高大,全身被毛纯黑,增重快,繁殖率高,肉质好,既适合放牧,又可圈养。成年公羊体重60-80公斤,成年母羊体重40-60公斤,屠宰率为52%。黑山羊肌纤维细嫩,肉质好,营养丰富,具有健体强身、防病治病的食补药疗功能,是市场畅销的“黑色食品”。
28、麻城绿壳蛋鸡。麻城绿壳蛋鸡是麻城地方优质鸡种,所产绿壳鸡蛋不仅味道好,而且富含碘、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与发达国家开发的高碘、锌、硒鸡蛋媲美,是一种理想的高级营养保健良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及妇女乳腺增生、儿童矮小症等多种疾病具有明显食疗作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国内市场也十分畅销。其鸡肉肉质鲜美,风味独特。麻城绿壳鸡蛋蛋壳麦绿,色泽鲜艳,蛋黄金色,蛋清油绿,属蛋中珍品,是湖北省优质产品,2001年参加了全国农业博览会获得金奖。
29、麻城板栗。麻城板栗产业经济带范围以盐田河为重点,向周边乡镇辐射,包括麻东的张家畈、龟山、三河口、夫子河等。全市现有板栗面积80万亩,年产量1万吨,系列产值7000万元。2005年元月,麻城市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板栗之乡”。麻城板栗主要品种主要有“浅刺大”板栗、“大果中迟栗”、“中果中迟栗”、“羊毛栗”、“六月曝”、“红光油栗”、“乌壳栗”、“九月寒”、“薄壳大油栗”、“中果早栗”、“桂花香”等13个品种。
30、麻城老米酒。麻城老米酒是麻城流传千年的地方特产,采用优质糯米,辅以金银花、酒曲及巴水之泉,精心酿造而成。麻城老米酒色泽菊黄,口味纯正,回味悠长。主要产品“菊花春”堪称精品。麻城民间有民谚:“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麻城老米酒经济带年种植优质糯稻3万亩以上,酿造老米酒的农户达4万户,年产老米酒1万吨以上,产品远销武汉、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广东、湖南等省市。
31、党和国家领导人格外青睐的热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20余次莅临麻城考察,周恩来、江泽民、李鹏、朱容基、李瑞环、温家宝、乔石等先后踏上麻城这方火热的土地,极大地激发了麻城人民创新创业、开放开发的激情和斗志。
32、中部要地。麻城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别山、面向大武汉是中部地区要塞之地,古代兵家必争,今天商家必争。麻城是武汉城市圈地区性中心城市、武汉的重要卫星城市,已被规划为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汽配产业协作基地,麻城必将成为武汉城市圈辐射大别山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
33、交通枢纽。麻城境内三高三铁(大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汉麻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彻底改变了大别山区交通落后的历史。纵跨大江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与横贯神州东西的沪汉蓉快速铁、沪蓉高速公路等4条国家高等级主干道在麻城境内呈井字型交汇,麻城成为中部交通枢纽、中国通达之城。麻城还同时拥有两座火车站,这在全国县级城市绝无仅有。
34、资源富集。麻城是资源大市、劳务输出大市、人力资源强市。麻城总人口120万,富余劳动力20余万人,还有各类技术人员2万余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有1000余人,中级职称8000余人。麻城26万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经商创业,年收入22亿元以上。麻城务工人员深受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各大中城市好评,具有良好的人缘和口碑,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麻城海员、麻城技工、麻城保安、麻城地勤等知名劳务品牌已经在全国叫响。
35、麻城海员。2007年,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就业促进会向麻城颁发“全国劳务品牌(麻城海员)优秀奖”,麻城海员跻身全国知名劳务品牌行列。麻城海员培训基地创建于1992年,该基地全面提供海员的招收培训、就业安置、上船实习、上船工作、公休管理等一系列服务。自1992年第一批19名海员走出麻城、迈出国门开始,麻城海员基地与相关海事大学联手,共培训输出海员1321名,每年海员纯创收9000万元以上。
36、全国县市级第一个城市形象代言人——曹曦文。2006年9月,麻城开全国县市先河,聘请著名影视明星、《香港姊妹》和《五星大饭店》主演曹曦文出任城市形象代言人,并以“首席杜鹃仙子”身份推介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在全国媒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